《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时间:2024-11-11 12:48:12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

整堂课我的教学设计还是可以的,但是教学效果却让我感到很不满意。

我想在这里固然有学生的一些因素,可是我的因素还是占主要比重的。学生在这堂课上表现出的积极性比平时低了一些,在开始让他们“读生字”的环节中只有四个同学举手表示要试一下,这让我很心寒,应该说预习了的学生对于生字没有什么问题的。课后从学生那里得知来了几位听课老师有点害怕,所以才不举手的。这让我感到我平时应该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让学生知道他们才是课堂的的主人,而不要对听课的老师有所顾忌。

(一)在这堂课中让我觉得我的心理素质不是很好。

这可能是我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缘故,在课堂上我表现得很紧张(虽然别人可能不觉得),所以在学生表现的积极性不高时,我的激情也降低了,这是很不应该的,无论怎么样,上课一定要有激情。

(二)教师可以设计教学内容,但是不能设计学生的回答,只能是引导学生回答。

在这一点我表现出的教学行为就比较幼稚,想法太过于完美,总是想着让学生的答案与我设计的差不多,结果学生就是答不到点子上,于是我就乱了方寸,出了教师不应该的行为(对学生的回答评价不够),总是在等学生符合自己需要的答案。老师不应该这样,要随机应变,实在引导不过来的,自己说出来让学生知道了也就够了,这一点比起老教师经验就差多了。

(三)问题一定要提得好,提得准确。

这一点是我这堂课的重要收获之一。在课上我把“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爬山虎的?”粗心的问成“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爬山虎的脚的?”结果学生都回答到3、4、5段中去了,茎、细丝什么样的回答都有,叫学生答得越多,出现的乱七八糟的回答就越多,差点课都上不下去!在这里我深深感到语文老师对于所提问题的准确性是极为重要的,特别是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知道让他们做什么,回答什么!

(四)研究课程要细,不能只是研究表面上的一些内容。

研究课程细不细主要是在备课时备得充分与否,我觉得今天教学效果的不理想主要还是我备课这一块做得不够,我的备课知识内容浮在水面上,没有更深层次的去进行挖掘教材中的资源,比如我在和学生交流第四自然段“爬的样子”的教学中我只是简单的让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与“爬”相关的动词,然后让他们读一下就好了,没有更深入的和同学去理解,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事实上文中恰恰这些“动词”是用得很美,可以说是很妙的,这里是有顺序与讲究的,一点一点儿递进,不能交换顺序。在这些动词上要研究得细一些。这主要是备课不够,如果备课充分,那么今天在教学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问题了,正如一些老教师所说:“只有备课做好了,才能上好一堂课。”今天让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五)板书要简单,布局要合理,层次要清晰。

在这堂课上我的层次是蛮清晰的,但是简单与合理就不够了。首先一点是这个板书是不合理的,第一层中的三方面是介绍爬山虎的,而不是介绍爬山虎的脚的,后面的三方面才是写爬山虎的脚的,这是我板书中的一个重要错误,以后要特别注意,板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理清顺序或帮助理解,而错误的,不合理的板书只能带给学生误导!其次我的板书不够简单,我上课是学生边讲我边写的,我的板书就显得字数多了点,很罗嗦,可以直接写“生长的地方、叶子、脚”就可以了,不用再写上“爬山虎”这三个字了,写板书的时候字多了,时间就浪费了,在我写的时候学生就干等着。究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还是备课不仔细,如果在备好课之后再好好推敲一下,可能就没有这样的情况了。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2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观察描写爬山虎的精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叶爷爷在本篇课文中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不是面面俱到,而是突出了重点,即理解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它是怎样一步一步爬上墙的。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具体接受能力的情况,我定下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2、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本课词句的理解,进一步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这是课文的理解难点。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重点、难点。

《爬山虎的脚》是介绍爬山虎这种植物形状特点的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要懂得爬山虎脚的特点,而且要知道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细致有顺序地去观察某种事物。这个重难点要突破,让学生充分了解,用讲授法或其它教学方法来完成可能难度会很高,而且时间也会很长,因此,我从网上找了几段视频,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这样使学生感到形象清晰、鲜明、生动有趣、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容易巩固,容易引起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我先让学生说,当学生说不清楚时也不忙着让学生打开课本,而是先出示一段视频,学生就可以用眼睛感知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位置,脚的形状,脚的颜色。然后再对照课文看作者又是怎样对爬山虎的各个部位进行观察和表达的。这样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也就不难了。

三、 注重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形式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对理论和实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课堂教学形式:成功运用情境教学法。上课伊始,通过播放课件,紧抓儿童年龄特点,通过感官刺激,铺垫搭桥引路,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比较鉴别感悟说明语言的准确周密和生动。

人教社专家孟苓荃老师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只是完成了阅读教学的一半,还要继续下个一半的理解过程,即对文章的形式和语言形式的理解过程。阅读教学,只有把理解课文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理解课文和语言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中的阅读。”科普说明文,或者说科学小品文,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体会文章的整体逻辑结构之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品味科普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在这节课中,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如果把 “触”换成“贴”不行 ……此处隐藏12232个字……就无心沉淀在学业上,执着于某一问题的解答之中。

很多人看不懂,认为孩子们学习,学的不过是简单的语文、数学知识。落下的也不过是一篇文章的背诵或者是一道题的解决方法。很多父母认为,孩子上小学,比的是成绩的好坏、名次的高低。其实这些都不是。一段优秀的小学教育,真正应该引起重视的并不是孩子期末的考试成绩以及在班中的名次,作为老师,尤其是家长,我们更应该去关注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习惯养成,包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比成绩和名次更能带给孩子深远的影响。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4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观察描写爬山虎的精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叶爷爷在本篇课文中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读后我们也会产生探究的愿望及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强烈兴趣。

这节课是和本班学生认识一个星期之后,向全校老师推出的见面课。作为一个刚接手的班级,学生要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法,老师要摸索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是一个磨合互相适应的阶段。为了尽量保证课堂的完整性,提高课堂效率,我大胆处理文本,呈现三维课堂。

一、图片与文字相结合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嫩叶子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爬山虎的叶子格外惹眼,因而我制作ppt,对应文字出示图片。让学生记住图片的像,记住文字的美,记住叶的特点。叶的特点:绿、铺得均匀、不重叠、不留一点空隙。

二、解读与想象相结合

借助图片的美,创设情境,拓展文本,训练说话。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好像一面--------------。

2、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好像一块-----------。

3、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好像---------。

通过想象进行说话训练,进一步感受爬山虎叶的特点。以说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三、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我抓住课文第3、4自然段,通过画一画,演一演,学习叶圣陶爷爷细致的观察,有序的描写。让学生明白怎样写才能将事物写具体,写真实。

在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关于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和第四自然段细丝的变化时,我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起初大部分学生都画得不正确,没有弄清爬山虎脚的位置,当我让学生在有关的语句上反复朗读反复琢磨时,学生开始寻找到自己画上的不足。这一设计竟使学生情绪高涨起来,细细斟酌之下,一幅幅形象直观的作品就在他们手中诞生了。

而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触,巴,拉,贴)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所以设计教学的时候,我想到了用肢体语言来展示。课堂上,我让学生们都把两只手伸出来,把自己的手臂当作爬山虎的茎,手指当作爬山虎的细丝,把课桌当作一面墙。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接着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先把手指肚触着墙,胳膊弯曲,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整个身体就贴近黑板,再经过解疑,理解爬山虎不像人一样双脚一前一后的走路,逐渐明白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人的肢体语言是最为丰富的,也是最具魅力的。这节课成功之处就是肢体语言来帮助突破教学的难点。以阅读促写作,以阅读扶写作。

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引导学生在自主体验、自我发现中寻找独特的认识、感受,让学生体验探索的快乐。课堂是门遗憾的艺术。我想学生在习作中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首尾呼应的手法就可以让文章结构紧密,内容完整,主题突出。所以,我利用文本向学生渗透首尾呼应的写作手法。我试图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首段与尾段的方法,意会首尾呼应微妙的联系。因为时间的关系,学生只将首尾段读了一遍,还没有在读中有所感悟。此项教学目标没有完成。课后想想还是不能太贪心了,这是老师的通病。哪个都想抓,在有限的时间又怎么可能都落实。其实,运用了首尾呼应手法的文章很多,又何必急于在一堂课完成。在总结中,前进;在反思中,成长。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5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经典课文,我认为这也是一篇很重要的课文,所以我想把这课当作一堂公开课。经过了三次备课,先自己独立进行备课,接着查找资料,把自己需要的记录下来,最后进行整理完成第三次备课。本以为差不多了,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可是一上课问题就出来了。

上课伊始,我用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课题,学生在一次次猜谜中提高了学习的兴趣。然后由课题让学生找到关键字“脚”,接着直接进入课文的重点部分3、4、5小节。开课很顺利,可接下去就事与愿违了。学习第三小节时,我采用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这样一个开放型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就找到了课文中的句子读出来,并在我的引导下明白了这一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样子、和颜色。我以为学生都懂了,按我的估计我也觉得他们应该懂了。我便让他们按课文中的介绍把爬山虎的脚画出来,学生一听都兴高采烈的拿出本子来画。可当我下去看他们画时,学生刚才的那股高兴劲不见了,都皱着眉头,原来他们不知怎么下笔画。其实他们就是没真正的读懂课文,如果这是我停下来,让他们回到课文中去再读一读、学一学,就不至于后面耽误那么多时间了。可我还是估计他们应该会,提醒他们从"茎上"开始画就行,于是只是再提醒了两句,可学生画的都是错了.这下我着急了,赶紧让他们停下来。我连忙在黑板上画出了爬山虎的茎和叶子,让学生画它的脚,学生还是找不到位置。我当时很生气的说道:“自己去看书,到书上去找答案。”学生们都低下头去看书找句子,接着我让一个孩子站起来读,然后全班读,读完了再找到关键词“叶柄的反面”。这时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它的脚长在叶柄的反面,学生们很快就画出来了,可此时离下课只剩十分钟了。“天哪!怎么会弄成这样!”接下来的十分钟就讲了爬山虎爬的过程。本打算是讲完三个小节的,可现在只讲了两个小节,而且第二小节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学习。

课后我想了想,如果我能在讲第三小节时,让学生多读读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同桌同学互相介绍一下,全班齐读,找到关键词理解,学生应该能准确的画出爬山虎脚的位置也就多花三到五分钟的时间,学生就能弄懂了,也不至于后面耽误了很长的时间,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可就因为我对学生的高估,致使学生没能在有效的时间掌握知识,而我也没能完成任务。这就充分证明备学生的重要性,宁可把学生估计低些,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使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去完成教学。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